close
章魚、魷魚和烏賊的膽固醇太高以往觀念不正確! 
 
過去的食物檢測發現章魚、魷魚和烏賊的膽固醇含量確實偏高。過去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,
100公克食品的膽固醇含量:
章魚為183毫克、小卷為316毫克、烏賊(花枝)203毫克、魷魚絲為330毫克。

但是實際食用以後,並沒有膽固醇昇高的現象!
有些人就認為,這是牛磺酸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抵消掉所攝取膽固醇的結果。另外有些人則認為,這些頭足類生物所含的膽固醇大部分是在內臟之中,因此若要食用,只要把內臟除去,就能成為低膽固醇的好食物。
東京醫科大學小田原教授則曾經推測:烏賊所含的膽固醇,可能有抑制脂質被腸道吸收的作用。
 
答案終於揭曉

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:
從前的儀器並無法鑑別膽固醇與其他固醇類,因此使得蝦、蟹、魷魚等水產品被誤認為是膽固醇很高的食品。
 
 
事實上只有1/2 1/3 才是真正的膽固醇,比雞肉之含量還低而且其他固醇類,反而有降低膽固醇在血管中蓄積的功效
 
而且章魚、魷魚和烏賊的脂肪裡含有許多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,如:EPADHA。它們卻幾乎沒有飽和脂肪酸。
其「升膽固醇指數」比較豬肉、牛肉、甚至於家禽肉都少。
 
所以在食品營養學上,可以用來調合其他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。
 
(參考資料1.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; 2.高血脂症.小田原雅人著. 中譯本:世茂出版.2007.3月初版1刷;3.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水產知識淺說)

魷身無膽固 農委會推廣

為導正民眾對魷魚產品膽固醇過高的刻板印象,
農委會漁業署長謝大文昨(13)日特別向國人推廣魷魚,
他表示,魷魚身幾無膽固醇,並具優良蛋白質,
含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 EPA,及促進嬰幼兒腦部發育的 DH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,是物美價廉的好食品。

謝大文指出,民眾普遍對魷魚產品膽固醇過高存疑,
但根據科學分析,魷魚所含膽固醇幾乎完全存在魷魚內臟裡,而民眾食用魷魚均已去除內臟
,呼籲民眾安心食用。
 
 
  
A15.jpg   A7.jpg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網路郵件僅及參考*************
 
 
 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武彰的部落格 的頭像
    張武彰的部落格

    張武彰的部落格

    張武彰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